Friday, July 17, 2009

安樂死有感


英國有位指揮家和芭蕾舞家結伴往瑞士接受安樂死, 竟描寫成淒美浪漫的愛情故事。不好意思, 我絶不認同。

太太患有癌症, 預計在未來數周死亡。這些「死預預告」怎能當真呢? 為何不好好珍惜餘下相處的日子? 丈夫失聰失明, 卻不會在短期內死亡。即使太太如預期死亡, 他的存活仍可告訴子孫他和妻子的故事。總之這刻不應是他們生命的盡頭。如果我是他們的子女, 同意不是專重, 我會盡我所能, 用愛說服他們打消代頭。

安樂死等於死得更有尊嚴? 勇敢迎向死亡才叫維護生命的尊嚴。安樂死不是選擇「安樂」, 而是選擇死亡。明明就是自殺。若自殺合理, 就不用另改新的名字美化它。逃避生活問題自殺或頹疾纏身安樂死有何分別? 除了價錢, 我實在想不出其他。世界有人為生存努力, 花費巨額安樂死只是奢侈。

活著比死更難受, 話是怎麼說呢? 要是年老體弱、四肢殘疾、身患不治之症就令人生無可戀。他們「無用」是相對年輕力壯、身體健全的人「有用」而言嗎? 這想法是他們自己還是周遭社會形成? 或者我們都應負責。生命的珍貴單單在於其本身, 即使他不是所謂偉人, 沒有所謂功名利祿, 活著, 已經有義意, 至少對認識他的人而言。

生老病死是人必經階段, 你可以跳過年老、跳過患病嗎? 愛一個人, 你會介意他患病、殘疾, 你會介意嗎? 照顧他不便的起居, 你會視為麻煩負擔? (若是, 其實你愛得不夠。) 為什麼不用行動、愛証明你願意和他同行, 捱過痛苦的時候?

看電影《南京南京》, 身處戰爭, 每日面對死亡威脅, 親友離世, 不敢對未來有盼望。我當時在想, 劇中人物還要捱多久呢? 自殺有用嗎? 直至其中主角小豆子, 三番四次死裏逃生。片尾字幕更提到他到今天仍然活著。若他當初選擇死亡, 就不會知道戰爭結束, 世上少了他見証戰爭的慘烈。

今次事件的主角, 認為選擇自己的最愛, 卻同時犧牲更多愛他們的人。

相關新聞﹕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0716&sec_id=15335&art_id=12993587 

Friday, July 10, 2009

支持紮鐵工人增取休息時間


中午外出吃飯, 從金鐘廊走到灣仔蘭杜街。在34度高溫下行10多分鐘, 已經大汗細汗, 完全似一隻被猛火煎的蛋, 救命。 

香港不是從一開始就如此熱, 氣溫愈來愈高, 原因已說過許多遍, 溫室效應、屏風樓、少樹多反光外牆……任何在室內工作、乖搭有冷氣的交通工具、有錢嘆冷氣的人都是原兇。戶外工作的人正正因為社會大眾的享受, 促使他們在愈來愈熱的天氣工作。 

紮鐡工人在炎熱高溫之際提出, 僱主讓員工早上從8時至中午12時期間有10至15分鐘的小休。近乎卑微的請求 (只爭取十數分鐘, 我真係覺得極少!!!), 竟然要「爭取」, 要等僱主答允。事件會曝光,豈不是因為僱主沒有一口答應! 

早上看《AM730》李慧玲的專欄, 提到祖國一早實行高溫令。廣州市建委規定, 踏入7月, 僱主要因應高溫增加員工休息時間, 向工人提供高溫津貼, 遇上39度, 戶外工作更一律暫停。 

即使是一河之隔的深圳, 規定溫度在35度或以上, 中午12時至下午3時期間, 所有戶外工作實施有薪停工。當然, 最終有多少僱主跟從不得而知, 至少在法例方面, 明確保障戶外工人的健康。 

地產發展商是香港最賺錢的行業, 其高層和身水身汗搵命摶的地盤工人待遇差天共地。那些一判二判好多判工程經常拖糧 (我舅父係做地盤, 他就常說要到勞工處出糧) 。難道連這樣微少的請求都有理由拒絶嗎? 

強烈呼籲大家, 特別是有份嘆冷氣的人支持他們, 甚至鼓勵他們提高待遇要求!!! 

曾蔭權、建制派、有意參選特首等熱愛祖國, 快些跟隨內地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