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在伊朗長大。這個名詞也不多出現在你字典裏。間中你覺得它和恐怖份子、核武有關。當地女子都掛上面紗,傳統而保守。其實,你從不怎麼留意它。偶然間你發現一套很多人談的電影《我在伊朗長大》。電影和漫畫也是你杯茶。
經過深思熟慮,你認為
約人看電影,比看書容易;
看96分鐘的電影,比4本共厚5厘米的漫畫快;
購買60元的戲票,比全套240元的漫畫便宜;
看電影兼享視聽之娛,比較舒服;
看漫畫要逐頁翻閱18.5 x26厘米的紙,途中雙手甚至有點累;
終於,你選擇了電影院。
* * *
《我在伊朗長大》,談伊朗、專制和極權、革命與戰爭;伊朗少女成長故事、身份認同、歷史與差異……許多人已經談過。再多說,大家都不用到戲院看。要談,何不先再看它的中文譯名:
我,代名詞,漫畫作者兼電影導演Marjane Satrapi;
伊朗,名詞,一個曾經富庶的中東國家;
長大,動詞,成長與改變
顧名思義,這是一齣關於作者Marjane在伊朗成長的故事。作者在2001年先完成法語漫畫,今年才改編並執導為電影。故事在1980年,她10歲時展開序幕。她的志願是先知。與神對話。經歷伊斯蘭革命、兩伊戰爭(伊拉克攻打伊朗)、死亡。14歲留學維也納,初戀。失戀。潦倒街頭。18歲返國。患上抑鬱症。痊癒。再次戀愛。考上大學。結婚。離婚。24歲出走法國。和婆婆永別。
漫畫順着女孩的成長經歷寫成,全書只有黑白色。電影以倒序方式呈現。主角在機場回憶童年往事。彩色代表現在,黑白則是回憶。最後一幕,漫畫在父母和婆婆在機場送別Marjane結束。電影再多加一幕:她步出法國機場。截的士。司機問:「你從哪裏來?」她答:「伊朗」。
「人可以原諒,但不應該忘記。」是作者在漫畫序言的最後一句,同時是整套漫畫送機一幕完結後,隔了兩頁,最後、最後的結語。一個伊朗女子,用法語繪成漫畫自傳。記錄個人成長經歷的同時,把一個中東國家,以她的角度介紹到國際舞台。創作與再創作過程中,她沒有忘記、刪去不光采、傷痛的經歷,而是繼續回憶、反省、成長。
* * *
假如你看過後喜歡電影,請到書店再翻開它的漫畫,把故事再看一次。原來小女孩想上街示威、面紗能反映穿衣者的髮型身材、父母旅行後設法偷運「遺禁手信」給女兒、男女生要走不同的樓梯上課……更多荒謬而真實的紀錄。
你會發現,知道更多。
然後,伊朗於你來說,不再只是「恐怖份子輸出地」、「邪惡軸心國」、「貧窮」和「落後」的地方。甚至,你問為何讀書時「世界歷史」一科沒有它,期望多看一點它的新聞報道,不再向街上戴面紗的女士投以奇異眼光。
你和主角,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