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01, 2005

公眾利益?!!

「公眾利益」?似乎全世界什麼都可以且到這頭上來。曾特首sell那個所謂好民主的民主方案是為了公眾利益, 加享灣酌情多批地又是為了「公眾利益」。

從不可隨處吐痰、不可亂拋垃圾、不可亂過馬路、不可塗鴉、增加醫療收費、迫單親「綜援」家長外出工作、當初的23條立法、填平維港、建西九文娛康樂區、問祖國借奧運馬術賽的主辦權……全都和公眾利益有關。任何事只要加上這四個無敵大前題便可橫衝直撞所向披靡。

勁呀!衝呀! 政府官員, 繼續搖著這大旗向前衝吧!!!

Saturday, October 22, 2005

漢堡包和blog --- 對明報22-10-2005副刊世紀版的回應

明報副刊世紀版 22-10-2005看到的兩篇文章, 節錄和大家分享。

編輯室手記 《一個漢堡包究竟多少錢?》 高志堅

「筆者最近讀過一篇摩根士丹利的專家分析, 指歐洲現時的問題是結構性失業, 出現大量與生產力不正比的工資。法國工會勢力相當強大, 留法友人告知, 當地有秘書與清潔工同領最低工資, 令不少工作人口欠缺積極性。」

何謂「與生產力不正比的工資」? 秘書整天負責一些文書工作, 相對於清潔工要整天擔擔抬抬, 要付出的生產力是否更少? 相反, 很多時候清潔工負責的範圍可能是一個地區、幾條街、整棟大廈、少至一間公司, 生產力遠遠大於比頂多只向一位 (或多位) 上司負責的秘書。其實, 香港秘書和清潔工幾近同酬的情況早有! 一、兩個月前筆者上網求職, 仍看到些聘請中五學歷, 月薪四、五千的秘書。難道是清潔工工資「過高」?


「我們曾特首在關注低下階層生計, 以香港這個貧富愈來愈懸殊的社會來說, 畢竟是好事。不過, 在談論談最低工資時, 可能亦要留意外國的借鑑。一旦設立最低工資時, 如何抗拒這條線不斷上升, 是對當局的重要考驗。

也許大家在表態支持最低工資的同時, 在吃漢堡包時都要停下來想一想, 有了最低工資後, 手上的漢堡包便得加價了。」

現在本港並沒有最低工資, 漢堡包沒有漲價嗎?


自由談網絡年代 《作為一個Blogger》 袁偉文

「Blog與新聞不能掛, 實不難明白, 因為新聞工作者是「最不專業」的專業---沒有專業的考試, 只因其專業要求難以量化, 卻不是任何人不經訓練便可勝任。另外, 傳媒要考慮價值和利潤, 顧及最大讀者利益; blog談的卻是「私好」--- 只要喜歡, 我便「報道」, 你愛看便看, 反正分文不收, 個人宣泄大於社會責任。Blog可以用字隨便, 但傳媒卻不可馬虎, 如果新聞報道白字連篇, 連清楚表達一件事也辦不到, 那還算是新聞嗎? 」

大家請看看各大報章的聘請記者要求。這是明報10 月19 日副刊記者求職告示
明報副刊記者
- 大學程度
- 懂中、英文電腦操作及倉頡輸入法
- 具兩年採訪潮流時裝資訊、時裝及美容工作經驗

(資料來源http://jump.mingpao.com)

何以見得成為記者的條件是要從「專業」出來? 若他所說的專業是投身記者一行後不斷採訪累積經驗, 那何以Blogger不可以很專業地日日操作寫文訓練?

「傳媒要考慮價值和利潤, 顧及最大讀者利益」筆者對前半句甚為同意, 後半句甚有保留。

Blog 只談私好? 真想知道何謂「私好」。如何介定公和私? 而且所謂個人私好也可以涉及公眾利益。(怹大概沒有看過獨立媒體)

至於說到用字方面, 首先個人並不介意用字所謂隨便與否, 「隨便」可能更有效顯淺向各階層傳達訊息 (當然, 不排除有些階層介意文字「粗鄙」)。傳媒沒有用字隨便嗎? 時下報章的文字質素不見得有何高和不隨便, (尤見於各大娛樂版)。


「新聞業的知識、系統和操守乃日積月累而, 成自非零碎、即興、隨便的blog可比。如果有一天blog打倒傳統傳媒, 那不是什麼「顛覆傳媒霸權」、「地球村全息時代」的來臨, 而是一場文明大災難。但blog仍然可取, 因為它能補充社會上不為大眾注意的事。傳媒既是一盤生意, 在版面和資金限制下, 新聞必經篩選。如果報紙每天刊出100條新聞, 遺漏的必然百倍於100。新聞報道也因此沒有完全客觀這回事。」

筆者對這段文字最反感。想不到有人會覺得blogger可以做成文明大災難。愈多人懂得上?br> 禲B用言語及不同媒介表達個人意見感受, 最低限度都表示識字率及能使用電腦上網的人增多, 不正正代表人類文明又跨一大步嗎? 筆者覺得其說法有點像「小賭可以怡情, 大賭傾家蕩產」。Blog 有其意義, 但最好少碰為妙。


筆者當然知道看文章理應看全文, 如此斷章取義再下結論實屬妄語。可惜筆者從網上找不到全文, 而又沒心力時間打全文, 唯有如此。

Friday, September 02, 2005

《喇叭書院》(swing girls)

導演就是那位拍《五個撲水的少年》。風格相似。劇情再次是那些學校制度之下的所謂 "不良學生"、"失敗者" , 意外獲得 "提升" 機會, 透過努力做到一些社會公認的 "成就/ 績", 比那些 "傳統"的優異生更特別、"另類"。

音樂好聽, 喜劇的調子。坐在旁的kim 勁笑。同時見到不少日本 (尤其)學生文化。充滿年青時的豪情壯志, 赤子之心往前衝。

從失敗者透過努力得到成功, 在階級個人地位有所改變 (直接來說是"上升") 。這類片最易吸引人、引起共鳴。因為社會中大部份人都是所謂的 "失敗者"。看到片中有機會提升, 「只要努力, 便明天會更好」。一貫從小在學校、長輩傳授的觀念。看這類片的一個危機是, 大家都信以為真, 進一步鞏固 "傳統價值"。

但是, 不要忘記, 電影情節是經過導演及一大群幕後人員精心打做。每一次 "柳暗花明" 、"絕處逢生" 都不是巧合。如果我們都忽略這點, 恐怕大家會怪那些 "失敗者" 之所以失敗的責任全歸咎於他們身上, 忘卻背後還有其他許許多的因素。

上述只是胡亂吹水, 借提發揮。個人也十分享受此電影! 也笑個不堪! 有機會都看看吧!

另外, 昨天在買影院門口和兩位長者談了一兩句。當我告訴他們朋友話 《長途嚇機》不好看, 公公和婆婆都說得好看, 有劇情、張力。不同人不同看法。既然自己沒有看, 說不了什麼。只是, 突然覺得, 社會是否久缺長者 "「評」電影" 的聲音呢? 怎麼一直教科書、廣告的長者都只是 "晨運" , 照顧孫兒、飲茶?

Thursday, September 01, 2005

《小孩不怕》(i am not scared)

意大利電影,好看!

清新有創意誠意之作, 配樂很好聽。導演看來有非常珍惜愛護大自然, 鏡頭多次出現小動物/ 昆蟲的近鏡。而且鏡頭下的麥田很美, 是小孩的遊樂場。可惜有一幕, 這充滿笑聲回憶的地方被三架巨型收割車無情"車爛"。

主角比其他小孩知多了一點, 生命和童年玩伴已經不一樣。小孩就是小孩, 按性情喜惡而行。這份率性, 在成人世界很保存。偏偏要改變世界, 就需要這份勇氣、率真, 再多想、多顧慮, 許多事就錯過了。因為他還是小孩, 因為他不怕, 所以, 使他人的生命得到變化。

這其實是一套小孩的電影。導演很會捕捉小孩的動作, 行為。在知與不知, 開始懂事又未完全掌握"大人世界"時, 小孩隨他心意, 做了認為應當的事。電影不沉重, 以上只是自己亂吹水, 鏡頭不時令觀眾發笑。一句: 值得一看! 它還是美國最賣座歐洲電影! (大家要知道要進入美國電影市場, 很難的, 很壟斷和控制!) 所以定其可觀之處。

"朱古力掌門人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小學已看過這在外國家喻戶曉的小說。充滿期望, 可惜.....

戲的動畫特技足以把天馬行空的情節活現眼前, 尤其是個人喜愛的各種古怪朱古力。只是, 導演明顯別有用心。當再現/重做 (remake)此小說時, 感覺和小說相距甚遠。雖然情節跟得頗足, 但感覺完全不同, 看它時有小說沒有的不安感。

到電影未段導演已加插許多個人創作, 感覺像使借題發揮, 以小說之名表達己見。再次體現文本在不同人的演譯 / 版本生產了不同意義。而我寫下這, 也是因為我在小學看過, 這閱讀經驗使我對電影版產生了或多或少抗拒感。

同樣, 另一位朋友和我有著一樣的閱讀經驗, 她卻對此戲受落得很, 已看了第二次。不同的可能是她很喜歡戲中男主角。

如果電影的令你產生不安, 希望不要影響你對原著小說的觀感。不妨借來一閱, 作另一番體驗。

培靈會

鮑牧師說基督徒沒有中立呢。戰爭是錯就錯, 怎能以中立就算數? 知道文化研究說世界不只黑和白。但我想牧師在這裏不是要說明二元對立, 而是在一些原則立場上, 基督徒不應因為"客氣"、"得體" 而不出聲。當時許當沉默的人看著耶穌被釘死, 他們雖然沒有直接加害祂, 但同樣出賣了衪。還有其他信息, 不過有時睡了, 費事誤重現給各位聽。

我覺得今年兩位牧師 (他們都在大學任教) 都想挑戰現有的信徒的一些經歷體驗。直覺他們都想aim at 改變一些事。他們都反戰, 反布殊, 反對世界上的不公義。有少少懷疑那位台灣來的牧師受過馬克思主義影響呢。他以無產階級形容耶穌。這兩位牧師都令我把文化研究的感覺結連至信仰, 好。信仰本不應是出世, 它應該和生活有聯繫, 不是什麼形而上、虛無的東西。

《老友狗狗》

之前興趣不大, 怕它和小Q 相似, 而我最怕看這類煽情片。

看後還是有點驚喜, 敍述方法帶點漫畫感, 竟還有歌舞助陣。故事其實不太連貫, 可看成獨立短片。一隻狗做了主角, 其他狗再做短篇主角。出現許多不同款的狗, 而且幾靚。

輕描淡寫城市人的生活, 相互間的關係, 諷刺廣告創作的過程。還提到一個幾好的問題: 點解要養狗? 好多描寫人狗關係的電映刻集只懂刻劃兩者如何感人之深, 但往往不問這最根本的問題。

可惜這始終是「人做」的戲, 最後仍離不開狗忠心跟隨「主人」, 狗「嚮往」被「主人」養的生活。但如無野做, 又想看些清新之選, 這不失為好的選擇。

《百年孤寂》

由諾貝爾文學得奬作家賈西亞. 馬奎斯所著。(太懶了, 不想找其英文名。但嚴格來說那只是由英文串成的名, 他是南美作者) 好好睇, 魔幻現實文學, 充滿幻想力, 劇情緊湊, 書寫一個家族六代的故事, 隱藏南美國家被殖民的歷史。希望這不會使大家怕了這書, 它真是一本易食的書, 和達芬奇密碼、哈利波特等書同樣有趣, 富戲劇性及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Saturday, July 09, 2005

倫敦受襲. 回憶

在英國得到二零一二年的奧運會主辦權不到二十四小時,發生了了四宗連環爆炸案,傷亡人數幾近一千。

為奪得奧運主辦權歡欣,為悲劇沉痛。

一年前曾旅居英國半年。肇事的巴士、地鐵也是筆者的常用交通工具。這些運輸系統上不難發現一些標語,提醒乘客若發現可疑又無人認領的包裹,不要打開,並要馬上通知車長。當時只覺這些標語有趣。縱然和一些當地朋友閒談這是一個高危的「遇襲」地方,大家都沒準備這一天真的會來臨。

認識一位朋友在政府部門工作,剛好負責制定倫敦遇上恐怖襲擊時的緊急應變措施。據她所言,當時倫敦的確沒有一套完備的緊急應變措施。不過,一年後的今天,這問題已解決。

有人把從前北愛共和軍的恐怖襲擊和這次事件扯上關係,並以此斷言英國民眾早己習慣鍛鍊出一種堅毅的精神,是次恐怖襲擊所帶來的陰霾應該不致太過。筆者四年前也曾到訪北愛爾蘭,其中一天是由當地家庭接待。她表示不用害怕那些共和軍,因為他們每次放置炸彈前會發出「通知」。

不住在愛爾蘭或北愛爾蘭的英國人,難以親身感受他們的心情。

英國是一個面積廣闊的國家,其政治的複雜性是不易為外人所理解。

悲劇的降臨, 總令人惋惜。但悲劇的背後, 是否還隱藏著另一些更鮮為人之的悲劇呢?

這是一篇散亂的文章,記載著筆者在倫敦受襲後的關連記憶。

Wednesday, March 16, 2005

在世界中心呼喚回憶,呼喚愛

日本愛情電影《在世界中心呼喚愛》(Crying Out Love, In the Center of the World),根據片山恭一同名原著小說改編而成。小說至今已擁有321萬部小說銷量,打破了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的220萬本銷量,成為日本史上最高銷量的日本小說。由行定勳執導,日本紅星大澤隆夫與柴崎幸擔綱主演的《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成為日本史上最賣座的日本愛情片,登上日本史上十大賣座本土電影(動畫以外),繼《情書》以來最震撼的日本愛情電影。至於由平井堅包辦曲詞、主唱的主題曲《請閉上眼睛》推出時亦成為今年日本細碟銷量冠軍。

電影版的《在世界中心呼喚愛》主角朔太郎(大澤隆夫飾)的未婚妻律子(柴崎幸飾)突然失蹤。追查之下,他發現律子跑了去四國,惟有追至四國。透過一盒盒的錄音帶,朔在高中時初戀回憶重現眼前。高中時代,他(森山未來飾)與亞紀(長澤正美飾)是一對初戀小情人。兩人一起寫信到電台、以Walkman交換口頭日記。直至一日,亞紀發現自己患上絕症,朔答應她一起飛往澳洲尋找傳說中的聖土,據說那裡就是世界的中心。然而,亞紀病逝,願望未能實現。這遺憾亦一直成為朔內心最不可觸及的角落。Walkman成為整套電影的主線,牽引男女主角從現實返回過去,觀眾也同樣追憶從前。

電影的場景被設置於八十年代的日本。八十年代,是小說作者片山恭一、導演行定勳的成長年代,又是故事男女主角相戀的高中年代,更是Sony Walkman發明及普及的年代。這電影不只是緬懷一段逝去的初戀故事,更有點為舊時代送上一闕輓歌的味道。

電影開始不久,便透過男主角的未婚妻律子發出對舊時代發出悲鳴。律子正整理一箱舊衣物時,在一件童年時穿的外套裏發現一盒錄音帶,遂往電子影音舖購買Walkman收聴。店舖職員本能地回應一句:「現在沒人用Walkman了。不如選購MD,這裏有很多新款……」這位職員的說話的確令人失望。不過他確實沒錯,而且十分專業稱職。他只不過直截了當說明一個現實:小姐,現在潮流轉了,Walkman快將被淘汰,趕快換上一部MD,追上時代才是。然而,因著劇情需要,導演安排他被律子狠狠地瞥了一眼。幸好,律子總算在哪兒找到一部Walkman,重拾一段被遺忘的記憶。而這部Walkman,在近鏡定格的攝影機下,每位觀眾都可清楚看見這是一部Sony Walkman。

朔為要尋回未婚妻,回到童年長大的地方四國。在家中一堆舊雜物中搜尋一個箱子。箱子表面已佈滿塵,內裏收藏了一盒盒寫上日期的錄音帶,同樣有一部Sony Walkman。他隨即使用這部Walkman收聽各盒錄音帶,帶中傳來一把熟悉的女孩聲音。是亞紀的聲音。聲音喚起朔的記憶,一段刻意埋藏的初戀故事。

Sony Walkman是電影版的故事核心,在整套電影中不停出現,交代時空的轉移,讓觀眾和男女主角透過聲音穿梭於過去和現在,劇情徐徐展開。

至於為何是Sony 而不是其他?答案顯而易見。全球第一部Walkman 便是由Sony公司發明,成為最重要及最受歡迎的Walkman品牌,在業界享有領導地位,帶領潮流。以它作為舊流行文化符號,實在非它莫屬。Sony Walkman於日本八十年代面世,象徵新穎、先進、潮流、年青人的玩意。它直接介入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變現代人類的生活模式,深遠地影響著當代普及文化和大眾文化的發展。

男主角朔的高中時代,正正就是它面世不久的時候。電影中有一幕,朔的初戀對象亞紀,帶他到一家店舖,凝視櫥窗內展示的Sony Walkman,說出自己多麼渴想擁有一部。可惜價錢非她所能負擔。而當時有一個電台節目,主持人每晚會讀出觀眾寄上的明信片。有幸被選上的觀眾即可獲得一部Sony Walkman 。因此,她提出和朔比賽,看看誰先得到這份禮物。透過亞紀的目光和舉動,足以呈現當時年輕人對其崇尚和趨之若鶩。最終由朔首先得到這份物。在亞紀的要求下,他倆開始展開交換口頭日記。每天把給對方的說話先錄下來,讓對方收聽,倆人的戀情亦由是展開。這部隨身聽從此正式介入他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直至亞紀的離世,始終未曾間斷。
Sony Walkman的面世,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關係帶來改變。消費者、個人不再是那麼被動。個人可以在錄音帶裏自行錄音、製作、生產屬於自己的、具個人風格的音樂。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界線開始變得不那樣分明。亞紀和朔的交往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相對於當時的各種播放工具,Walkman體積細小,方便隨身携帶。個人無論何時何地,同樣也可以選擇收聽自己喜悅的音樂。透過耳筒傳來的音樂,人的感觀界限得到突破,音樂足以帶領人進入另一個世界,一個私人的音樂世界。基本上,這世界是不會被外界騷擾的。耳筒會隔掉外在環境的聲音,同時使音樂傳遞謹限於耳筒持有人本身。耳筒覆蓋耳朵或現在深入耳孔的設計,就是希望把正在收聽音樂的人和其他人分隔開。即使身處各現實環境中,聽者仍能「遺世獨立」,脫離現實,陶醉於個人的音樂世界,推動娛樂個人化的先驅。

相片只可以記錄一時一刻靜態的影像,而聲音比相片來得更生動,更真實。朔回到中學,站到禮堂台上的鋼琴旁,聽著錄音帶傳來的鋼琴聲,仿佛感到亞紀仍在演奏。錄音帶內確實傳來亞紀的聲音和她演奏的琴聲;朔又的確處身於當年的場景之中。Walkman的個人化特質,一經啓動,閉上眼睛,便能置身其中,抽離現實。這時,其實律子也在禮堂外窺看。然而,她只聽到雨聲,見到未婚夫正在流淚,但絶不能進入他正沉溺的世界。
《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是一個追尋回憶的愛情故事,和《情書》是十分雷同的。不過前者用了在八十年代風靡一時的Walkman、透過聲音憶起從前,後者則以書信文字為中介。電影在日本大受歡迎,隨了浪漫純真的愛情故事,和當下社會現況實在不無關係。這電影的出現不是純粹意外,它只有在此時此刻才能引起這世代觀眾的共鳴。

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成長的我們這一代,Walkman可謂伴隨左右,是屬於我們的流行文化。然而,曾經一度輝煌的「Walkman文化」,現在已經被數碼化科技所取代。廿十一世紀的新生代,Walkman已不再是他們的潮流玩意首選,不久之前CD經已增取到一席位,現在取而代之的還有MP3, MD等。Walkman所代表的舊流行文化,如電影所說,將被淘汰。到最後只會被「封箱」、埋藏,成為歷史,消失於大家的記憶之中。Walkman如此,朔和亞紀的初戀故事也是如此。面對新世代的來臨,導演行定勳大概有感而發,藉著Walkman代替原著以男主角口述回憶的方法,為自己成長的年代,一過屬於歷史的年代,獻上一份的真切的紀錄。然後,期望我們和朔一樣,重新面對過去,再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