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有「文化研究」打打底,才不至太過「眼突」。擁有宗教背景,亦帶來另一番滋味。
相對於《斷背山》,教會應該更有理由「理會」這片。它應該更觸動教會宗教人士的神經。一些教會評擊《斷》,持著是它鼓吹同性戀、破壞家庭和諧云云。不過它從沒正面衝著教會對同性戀的態度,而是質詢控訴整個社會,整個時代。相反,《尋》卻多處質問教會,把最根本/敏感的問題放在大熒幕前,向大眾要求答案。若教會對含蓄的《斷》大為緊張,那似乎更應準備如何回應《尋》。
《尋》不只是一部關於變性人的電影,更包括各種被主流社會邊緣化、被標籤的群體:被性侵犯者、墨西哥人、美洲原著民(即所謂「印第安人」、「土著」)、猶太人;有我們無法理解的世界:吸毒、販賣毒品、賣淫、青少年罪行、酗酒、拍色情電影;以及現今社會的寫照:婚前性行為、單親、再婚、親子、煩人的電話傳銷、消費主義、……內容豐富、牽涉人物繁多,卻不混亂,很有戲味。個別人物即使出場時間少,仍能給人深刻鮮明的印象。
將要接受變性手術最後階段的主角,突然接到通知他有一個未成年兒子,並且犯事被捕。他/她在半推半就的情況、假借教會人員名義前往保釋兒子。當兒子發現保釋他的是變性人,便發出連串質詢,態度抗拒甚至厭惡。兒子惡意中傷反映主流社會對變性者的態度,而主角的反問正替這些長期被邊緣化群體發聲。矛盾的地方是,兒子是少年罪犯、以拍色情電影為志願,同樣被邊緣化,得不到社會大眾認同。他這「弱勢」的身份仍然毫不留情抨擊另一弱勢群體──是什麼社會使人面對「異己」時往往先採取對抗態度,除之而後快?
角式選擇假冒教會人員,大概只是配合國情,未必存心惡意挑戰。美國既是以基督教立國。主角要隱瞞身份,又要保釋視其為陌生人的兒子,這是最具說服力。畢竟教會還是經常行善的地方。但亦因如此,變性的話題也直接進和教會扯上關係。不過有一點要留意,電影不是刻意針對基督教,而是以基督教為符號,還有代表美國社會主流強勢聲音。
電影以輕鬆誇張的手法,除了談及變性,亦呈現一個我們很少談及、接觸,甚至發現的世界。住在「地底世界」(underworld)的人,如何過著我們認為「不合理」、「荒謬」的生活、如何成長?這世界真實地存在,只是少有媒體呈現他們。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就是我們的解決方法?
說穿了,這只是一篇無病呻吟的文章,屬於一個態度含糊的遠觀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