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30, 2008
推廣英語頻道為惜口 韓社區電台被逼中止
英譯: http://deepdishwavesofchange.blogspot.com/2008/07/community-radio-in-korea.html
韓國社區電台沒有悠久歷史。當地的社區電台先導計劃在2005展開。計劃開始不久, 已成功鼓勵當地民眾投入參與廣播, 讓社會弱勢羣體有機會述說他們自身的故事。可惜, 顯著的果效仍不能使社區電台正常化發展。按照原先計劃, 社區電台的常規發展應早在兩年前開始, 但政府不斷以欠缺電台頻道為借口延遲。先導計劃推行期間, 電台發射站獲政府准許輸出僅1W 的能量(電台幅射線半徑範圍為500米至1公里), 根本難以在任何地方收聽。當地民眾持續要求政府擴大輸出值, 但都不予允許, 理由是會導致頻道擠塞。
可是, 最令人驚訝的, 是政府一方面堅稱沒有足夠電台頻道, 卻忽然構思為當地外籍居民提供英語FM電台頻道。這將使輸出量提高至驚人的1kw, 即增幅高於社區電台獲准使用的1,000倍。不但如此, 他們更計劃同期增設4個頻道。為什麼政府一直稱「沒有足夠頻道」? 偏偏當總統說一句:「不如建立英文FM電台」. 只消一個月即可騰出數個頻道給全國各地。
社區電台運作期間一直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犧牲, 現在卻面臨終止的危機。去年12月, Korea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進行對電台頻道需求的意見調查, 另有29個社區自資尋找合適的頻道並提出廣播申請。6個月過去, 調查結果仍沒有公布, 以致常規化的社區電台推廣計劃不能展開。隨著英語FM電台頻道即將推出, 會更削弱社區電台獲得頻道的機會。數年來, 社區電台多次嘗試發展其的頻道卻不得要領, 不禁懷疑政府的真正動機。政府正為了單方面推廣英語頻道而專橫地濫用屬於公眾的資產, 嚴重侵犯公眾使用和參與公共廣播的基本權利。
最近, 社區電台運動已成立「社區電台委員會」, 要求政府停止英語FM頻道計劃, 並盡快展開常規化的社區電台服務。委員會將會循各種可行的途徑向政府據理力爭, 包括向英語FM頻道計劃提出訴訟, 要求發表電台頻道需求的調查報告, 並對社區造成的損害作出賠償。
原文載於香港獨立媒體網站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0659
四川大地震
面對四川突如其來的天災, 我一早想跟很多人一樣, 第一時間執起筆來寫些什麼。只是我並非災民、又不是科學家、醫療隊、或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的記者, 還能寫什麼?
這兩星期, 大家都很關心四川的情況。每天翻開報紙、扭關收音機、電視, 收聽最新情況。關於慘劇, 我們希望看到什麼報道?
我們看似清楚四川地震的事實: 有多少樓房倒塌、多少傷亡、多少經濟損失, 然後又有多少捐款, 多少救援人員……大家對新聞的印象不是客觀、中立、持平? 再看今次的報道, 不是有不少可歸類為煸情?
四川地震, 我捐了200元。本來想捐更多, 只是忽然想起, 緬甸的風災不知現在怎麼樣? 為什麼不再聽見它的有關消息? 因為四川近, 中國政府進步了, 我們得以聽見更多災區故事。緬甸離我們太遠, 軍政府又封鎖消息, 不提也吧。是的, 我們的媒體就是這樣。世界有那一刻沒有地區發人慘絕人寰的天災人禍? 只是當災禍一過, 新聞不再新, 自然被傳媒淘汰、被世人遺忘。既然有教會機構可以直接進入緬甸, 便多捐點金錢給它。
梁文道早前在AM730寫道, 死亡是人類發明的。本是自然界最平常不過的事, 偏偏似乎只有人類為它發明各種儀式、祭祀。沒人知道悼念旳慘劇, 還能叫「慘」嗎? 若無人知道和紀念, 任何事都算不得什麼, 它會跟每天起床、擦牙、洗臉一樣平常。
四川地震, 有許多可歌可泣, 「人性光輝、美善」的故事。可惜我們和本地傳媒的視野太窄, 看不見更多更遠地區的慘劇。巴勒斯坦、非洲、南美……這些地方又有什麼故事?
報紙版面有限、傳媒要顧及市場需要, 我們聽到的故事愈來愈少, 愈來愈單向。假如有一天, 我們願意張開耳朵, 發現所謂「悲劇」、「慘事」每刻都在世各地上演, 到時有不同嗎? 我們不是傳媒, 不用追新事, 可否願意停下來, 持續紀念一些人, 一些事?
寫於2008年5月29日
《奪寶奇兵之水晶骷髏國》 真正虛構
看過史提芬史匹堡的《奪寶奇兵之水晶骷髏國》。除了刺激官能感覺外, 情節一般。而且又和那些消失的文明王國扯上關係, 原著民、二次大戰期間蘇聯人的典型共產主義形象繼續塑造, 正確一點是醜化。
這些奪寶、到未知之地歷險的電影的出現並不光彩。它們的出現和難以不和殖民主義、東方主義論扯在一起。怎麼到今時今日還有這些電影?
今日看到明報轉載, 墨西哥和秘魯人都不滿呢! 片中混淆印加文明和馬雅文明, 扮演原著民所說的方言又錯的。
《《奪寶奇兵4》錯得離譜 秘魯有食人蟻 混淆印加瑪雅 虛構金字塔》明報30.5.2008 http://hk.news.yahoo.com/080529/12/2uvds.html
你當然可以說電影是&虛構, 何必如此認真? 是的, 電影情節可以虛構, 只是當電影牽涉一些所謂真實的人與事時, 可否專重他們? 可以花上億製作電腦特技, 為何不做多些嚴繋的資料搜集?
《文雀》—給香港的情書
旅遊發展局經常用影像熱銷( Hard Sell)香港, 維港兩岸耗電的燈飾、名店購物、美食天堂……庸俗得驚人。它的員工應該齊齊開公數, 入場看杜其峰的《文雀》, 參考如何在婉約中滲出香港的美。
鏡頭運用得宜、剪接流暢, 把他覺得最美最珍惜的地方都用鏡頭拍下來, 整部電影更似導演送給香港的情書。記得它在外海參展, 已被評把香港拍得很浪漫。搬運工人、茶餐廳、唐樓、電車路, 同時有中環、名牌店如 GUCCI、然而這些地方只是陪襯, 只是扒手搵兩餐的地方。香港島那些窄而斜的行人路, 影襯著穿上華麗衣服和高跟鞋的漂亮女主角的逃跑姿態, 更是醉人。
不能不提飾演文雀(扒手)的男主角任達華, 住在沒電梯的唐樓, 每天開工前先和一班兄弟在茶餐廳吃早餐。「工餘」時間踏著古老簡單的自行車, 穿越橫街巷, 拿著舊式照相機, 拍下一張張的黑白照。這些照片還在大銀幕佔上1至2秒時間。電影完結時, 這些照片再有出場機會。
喜歡拍照的任達華, 有一天在鏡頭下邂逅女主角, 結果出現最後一幕英雄救美的高潮。黑夜, 雨中, 電車路上-- -- 香港最早開埠和發展的地方--老江湖和後起之秀展開對決。
導演的確成功送香港一封動人的情書。只是橋段單薄, 女主角的演技沒有多大空間發揮, 連任達華在內的4位文雀, 忽然英雄心作祟、「俠義心腸」, 要救佳人的情節有點牽強。減去看「本港風情畫」的情意, 很難使人入場。
《無野之城》--鄰人說的故事
2004年港隊打入亞洲杯四強。這班球員和新加入的隊員、從台灣而來的教練如何互相磨合、受訓、成長。他們熱愛棒球, 但繼續會爭女、爭仔、落Bar、 打架……很普通, 全是你和我都經歷的事。正式比賽, 他們竟擊敗兩隊強隊。最後一戰是4隊中最弱的斯里蘭卡, 只要勝出, 香港體育史即寫下新一頁。只是, 他們輸了。熒幕打出, 沒有這埸敗仗, 也沒有這齣電影。
是的, 一件事情的好與壞, 很難在刹那間明白。
電影敍事至此, 只是現實故事仍在上演, 片尾登出: 2006年他們真的取得冠軍, 可以升級, 和傳統亞洲勁旅日本、韓國等爭入北京奧運的入場劵……
我沒有細查今年京奧有沒有他們。但故事已經很動人。特別易受這類電影牽起激情, 一班人同心完成一件事情, 本身己經很美。 還有其他深刻的片段:
台灣教練戀上北京女孩, 她的父母返回北京, 唯她留下。教練問: 「他們為什麼要走?」女的說:「爸的自尊心很強, 常覺得香港人看不起大陸人…其實點解要分咩人?大家都是人」
首席投球手遇上自殺少女。少女獨白: 失戀、考試衰咗、失業……很多可以死的理由。但其實理由只要一個, 找不到生存的理由。投球手後來說, 我想替你找一個生存的理由。
這個反過來思考的問題, 文化研究經常使用。我們容易問為什麼這、或答這是什麼。若反過來思考, 如老師教你資本主義是什麼? 何不反過來問, 資本主義不是什麼? 當公園寫上9 點要關門時, 何不問: 為什麼9 點後不可入公園? 漸漸, 你會發現思考問題的向度廣闊了, 世界似乎有點不一樣。
喜歡這套電影。它的拍攝、取景角度、敍事手法很平實, 平實到似聽着隔壁師奶跟你說樓下車房仔 (首席投球手正職是車房工人)、或大學宿舍同房分享他練波追女仔的故事。難以想像, 電影中許多情節都是真實, 導演編劇不用多花心思堆砌橋段, 內容已經很豐富。人生, 的確精彩。
《赤壁》--貨不對版?
聽過一些負面評價, 入場前都不敢抱太大期望。幸而, 吳宇森還是沒令人失望。再閱讀坊間或朋友的評論, 最多是怪他並沒有按原著《三國演義》、《三國誌》(下簡稱《三國》)拍攝、安插太多「虛構」橋段、未能充份掌握人物性格、人物太多、部分情節拖得太長……
寫這些評論的都是《三國》迷, 毫不懷疑他們對《三國》的熱愛、認識, 期待在大銀幕重現心目中史上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戰」,看諸葛亮、周瑜如何和曹操鬥智鬥謀、以少勝多, 奠定日後三國鼎立的局面。從這角度看, 吳宇森手下的《赤壁》的確「不好」, 「不好」在沒有忠於原著, 離讀者想像、期望太遠。
我對《三國》只有皮毛的認識, 沒有看過評論, 都不知這是「真」, 那是「假」。但, 我們真的認識歷史、知道真相? 任職傳媒的朋友都應明白, 因為空間、時間、報紙立場、 版位全都直接影響一單新聞的報導。不論如何努力, 充其量是期望接近真相。近如現在的新聞如此, 何況遠至千年的朝代歷史? 據說《三國誌》是七實三虛, 《三國演義》則剛好相反。結果, 兩者還是有「虛」的成分。難道我們要批評他們, 或重新考究誰對誰錯?
故事本身是重點, 其實說故事者都不可忽略。千百年來許多人重覆訴說近似的《三國》故事, 那些地方相似? 那些地方不同? 分別可能在於誰是說故事的人, 還有他在什麼情況、心態、對着什麼人訴說這個(些) 故事。而今次, 說故事的是人正正是吳宇森, 他在多篇訪問中都表示, 這是他心目中的諸葛亮、周瑜……也許, 還有對統治者和戰事的想像。
怎樣的人有資格成為統治者? 電影中第一場仗, 蜀軍和曹軍對壘, 強弱懸殊, 情況險峻。諸葛亮請劉備讓百姓自己逃難, 士兵以便到前線支援。劉備強堅持要先保護好百姓。結果, 鏡頭慢鏡紀錄前線士兵一排一排壯烈犧牲。這觀點一次又一次在電影重申, 諸葛亮到東吳作說客聯手抗曹, 就是以此解釋蜀軍敗仗的原因。
即時想起數年前張藝謀的《英雄》, 電影秦國君主贏政強調的, 卻是為了天下, 必須有人 (百姓) 犧牲。如此推論, 八九民運鎮壓是合理的, 就是為了中國「大局」的穩定。一句對白, 一埸戲, 足已反映兩者的分別。
然後, 劉備接過趙子龍拼命在敵軍中勇救的唯一血脈, 並沒如原著般摔仍在襁褓中的兒子在地, 只是跪地向子龍表達無限感激。於是又有批評, 這難以解釋他手下猛將怎會死心塌地追隨他。是嗎? 統治者的威信、收買屬下的心, 就是靠欺壓手無還擊之力的嬰孩之上?導演在這裏不過是一脈相承, 沒有人應為大局犧牲。
至於電影重點當然離不開大大小小的戰事。到底仗是怎樣打? 現代戰爭很簡單, 有錢, 有先進大殺傷力武器, 敵人的模樣都不用看, 己經可對著雷達、熒光幕按掣。 一按, 過十萬人可即撤底消失, 節奏的確很快。難怪有批評指打仗場面太長, 拖得太慢。
只是, 導演重現的古代戰爭, 原來是「有得打」。 儘管雙方實力強弱懸殊, 還是可靠謀略、奇陣、士氣「搏一搏」。士兵要一步一步著着武器向前走, 需要很多刀, 很多箭才殺得死一個敵人。殺人, 根本 快不了。 如果進場是抱著看吳宇森的《赤壁》, 或許可減少「貨不對版」等不必要的激氣。今次, 我們的角色是觀眾, 一羣聽故事的人。
《Sex and the City》堅固傳統價值
時裝、衣著打扮、所有場景的確金雕玉砌, 目不暇給。把童話故事延伸至40歲版本, 令年逾中年、事業有成、已婚或獨立、有能力養活自己、豪擲金錢到名牌的大城市女性自動成為其讀者。情況大點像當年的《流星花園》, 或者太多人不滿意現狀, 而傳媒又非常懂得泡製幻像、童話予消費者。
故事橋段新嗎? 唔… 除了那些看似大膽的露骨對白、性愛場面, 還有什麼?
單看電影結局, 四個女角, 其中三個和傳統主流價值其實無異。同居多年仍然希望有一紙婚書、面對一次不忠的丈夫值得原諒、本來難以懷孕的終可有懷胎成孕、看似性態度最開放, 為對男友忠誠, 暴食以禁制自己的天性, 即使分手, 姿態上仍然忠貞, 和傳統的愛情觀無異。
四個女角的故事徹頭徹尾圍繞男性。原來最潮最in最不用靠男性的新女性仍然 以男性為生活中心及話題。說到尾, 它始終是一齣遵循傳統價值的電影。即使世界時代社會如何銳意求新求變, 但人類基本價值核心和共同願望, 似乎未見動搖。
不過, 寫完這一堆字, 不代表不喜歡它呢。(相反, 看得好享受, 好開心。)只是怕別人都把它當成現代事業女性的至潮「聖經」。它刻意雕琢的溫馨浪漫情節, Happy Ending, 還有配樂、時裝, 的確是消閒的好節目。
賊兄弟連環劫 (Before the Devil Know You are Dead) 人人都是罪人
電影由一場發生在美國偏遠小鎮珠寶店的劫案展開。 蒙面劫匪持槍指嚇店內老婦, 想不到老婦向劫匪開槍, 劫匪持槍還擊。老婦身中兩槍, 劫匪則當場身亡。門外接應的同黨即落荒而逃。忽然, 鏡頭一轉, 帶觀眾返回至案發前1天、3天、4天…計劃和執行劫案的, 竟是珠寶店主的兩位兒。
「家」是電影的核心, 卻盡是悲劇。小家庭個別不堪, 終釀成全片「最大」的悲劇。從小哥哥安廸 (菲臘施摩荷夫曼飾) 不滿父親偏心弟弟, 關係惡劣。婚後為滿足只能共富貴的妻子的物質生活, 奮力追求事業, 可惜染上毒癮而窺空公款。弟弟 (伊頓鶴基飾) 生活潦倒, 靠政府救濟金生活, 離婚後更要支付贍養費、女兒的學費, 不時向安廸訴苦。面對經濟壓力, 安廸遂向弟弟獻計打劫年老父母的珠寶店, 強調沒有槍, 無人受傷, 父母損失會獲保險賠償。
可惜, 他沒料到弟弟因為怯懦找了笨賊幫忙, 結果害母親中槍。笨賊的妻子找來兄長出面, 威脅安廸兄弟。為掩飾罪行, 二人狗急跳牆。另一方面, 安廸的妻子原來和弟弟有婚外情, 父親則誓要找出兇手報復。安廸以為掌握大局, 事件發展卻完全失控。
導演薛尼盧密採用插敍手法, 逐步向觀眾呈現完整而驚人的圖畫。每次返回案發前, 重看事發經過, 事情因着敍事者和角度轉換而變得不一樣, 更立體和豐富。
看似荒謬的情節, 偏偏潛藏在最普通的家庭。他們所謂面對的問題, 每天翻開報紙都隨處可見: 離婚、婚外情、濫藥、挺而走險、……簡言是現代人對金錢、物質和性的盲目崇拜和追求。若家庭一直以來是維繫傳統價值核心的重要關卡, 到今天大概只能嘆道無能為力。
家庭以外, 電影出現最多的可謂槍, 大大小小、林林總總, 主要角色不論男女老幼都隨手持有槍械。安廸慫恿弟弟買假槍打劫, 弟弟找來的笨賊拿着真槍動手。母親在珠寶店以手槍撃殺劫匪 (她不是為守護財產向賊人開槍, 未必招來殺身之禍), 父親拿出長槍替妻子報仇。毒販做生意時持槍保命。安廸持槍行劫毒販、殺人滅口、指嚇弟弟。表面手無寸鐵深怕弄哭嬰孩的笨賊妻子同樣有拿槍的機會。當然不少得警察在持槍到案發現場的情景。
難道是因為故事發生在美國, 所以有如斯奇景? 不論導演是否有意諷刺美國國情, 槍足以代表犯罪的機會/ 誘因。不論是刻意經營, 或不經意降臨, 誰擁有它就可以「話事」。安廸計劃劫案時強調無槍, 他卻用得最多的那一位。
電影沒有對任何「犯罪者」作出嚴厲的批判, 亦沒有合理化各人的罪動機。反而更似向觀眾宣告, 任何人都是潛藏的犯罪者。難怪電影名字引用愛爾蘭人敬酒時的諺語:「Before the Devil Know You are Dead」, 意思是人人都是罪人, 但願在魔鬼知道你的死訊前,你已進入天堂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