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08, 2008

聖誕節,真的快樂嗎?

近日,遇然在香港電台聽到一個宣傳聲帶,介紹聖誕節電影檔期有多齣精彩電影上映,呼籲市民以百多元「救市」,在聖誕期間消費。坊間的大小店舖、食肆、廣告,都提醒市民要出外消費。聖誕節將至,四處洋溢節日氣氛,還有購物消費的聲音。在資本社會主義下,聖誕節被資本家、文化工業商品化,成為現今最成功的品牌之一。聖誕節原是一個宗教節日,但其所牽涉的問題及延伸的討論,又豈止宗教「咁簡單」?

聖誕節是一年一度的「大節日」。一些大型商場早在十二月初已經進行聖誕佈置,巨型聖誕樹、聖誕老人、聖誕鹿車、被雪蓋著的小白屋、彩帶、燈飾、音樂……一系列的裝飾都在提醒人們聖誕節的來臨。更重要的是,提醒市民是時候要出外消費了。聖誕大減價是商埸招來顧客一種慣常的方法。期間聖誕糖果、聖誕禮物、聖誕大餐等,各種各樣充滿象徵聖誕符號的商品都蓄勢待發,務求把市民的荷包殺個片甲不留。

娛樂事業同樣把握時機,賺取豐厚利潤。聖誕檔期,會有專為聖誕而設的流行曲,供各大店舖播放「應節」。「K房」會有以聖誕為主題的房間,或是以「聖誕優惠」吸引顧客。最明顯的例子是電影工業,它們稱聖誕為「黃金檔期」,安排多齣電影在期間上映,提高房紀錄。旅遊事業也是另一鼓吹聖誕消費的行業。為了加強港人外遊意欲,推出各種長短線旅行團。利用「白色聖誕」、「夏日聖誕」等不同的過節「感覺」,變為賣點宣傳。

聖誕節、外出慶祝、購物消費,不知何時開始這變成一項公式、習慣,甚至定例。臨近聖誕,大量的廣告、宣傳單張、電視節目紛紛介紹、推廣各種聖誕節時的「必到食肆」、「必玩去處」、「必買商品」等等,務求把「應節消費」的「合理化」觀念滲入每位市民的意識形態中。佳節消費彷彿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一種壓力。舖天蓋地的商品廣告,每時每刻都在提醒市民要消費。獨自留在家裏的人會被人覺得「奇怪」。資本家和文化工業生產者一起把這些人標籤為「異類」,進一步迫使其加入消費的行列。

  受資本主義籠罩下的社會,消費主義和商品化的勢力如日中天,潮流銳不可擋。消費文化、商品化正無孔不入滲透市民的日常生活,文化工業就是促進它的幫兇。透過商品化的過程,社會上許多事物都可以被消費。消費的層面不只包括「有形」的商品,連「無形」的時間、觀念、節日同樣可被消費。以今時今日為例,聖誕便是一個被高度商品化的節日。

  引用韋伯(Marx Webber)批評資本主義的理論,「消費」,其實只是資本家對勞動生產者的雙重剝削。自工業化和機械化之後,極度精細的分工使勞動者成為生產線上的一部份。他們所付出的勞動和所得的收入是一不成正比的,多數只能足夠維持一家的基本日常生活(現在情況更為惡劣),只有資本家才能在生產過程中累積資本和財富。

在日復日,年復年的單調工作環境下,勞動者並不能從中取得成功感。他們只會接觸製成品的其中一微小部份,製成品的最後面貌他們不得而知。漸漸,他們開始覺得沉悶乏味,對工作產生疏離感、「異化」的跡象。資本家對勞動者的心理或生理狀況都沒多大興趣,他們擔心的只是生產量會有受到響而下降。他們開始製造另一個神話,就是消費的神話。

在消費的過程中,勞動者可以獲得片刻短暫的歡愉、快感,宣洩工作時的不滿,調和當中的枯燥乏味。而且在消費的過程中,他們的身份獲得轉換,從一位被剝削監管的下層員工,變成為「僱主」(客人)。商店內的服務員代替了勞動者平日工作時的崗位。勞動者現在處於「上層位置」,可以「指令」別人替其服務,甚至可以向這些服務員施以平日資本家對其的惡劣態度。所以,勞動者本身也會樂意進行消費活動。在假日消費過後,他們又重投工作崗位,繼續刻板單向的工作。然而,在不知不覺的過程中,資本家的目的已經達到。

勞動者並不知道他們的消費行動其實是資本家對其的進一步剝削。他們生產製成品的時候,所得的利潤並不是與資本家均等的。這是資本家對其的第一步剝削。勞動者製造出來的產品,便是他們的消費時的商品。他們以勞動得來的工資,購買這些商品,資金便再次回到資本家手上。結果,資本家可以積累愈來愈豐厚的財富,勞動者卻只能繼續維持現有生活水平。這就是資本家怎樣對勞動階層施以雙重剝削的手段。

不過,資本家之所以能獲取暴利,全賴工廠不斷生產製成品,而製成品可以獲得買家的青睞。因此,他們需要一個龐大的銷售市場。若勞動者只購買日常生活的所需品,資本家便難以進一步獲取更豐厚的利潤。所以,資本家便透過文化工業的製造者──廣告,製造出各種虛假的需求,增加群眾的消費欲望。

「文化工業」一詞,首先由法蘭克福學派提出的。它是泛指電影院、劇場、畫刊、無線電、電視、各種文學形式、暢銷書和暢銷唱片等一切有關文化方面的生產工業(現在還有互聯網上的電子工業),也就是大眾傳播媒介的別稱。文化工業和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日以繼夜、嚴重地建構社會的意識形態。廣告是一個非常突出的例子。在現在的社會,它可謂無孔不入:經過街道,四周都是廣告燈箱、招牌、海報、傳單;即使回到家中,電視、報紙、雜誌亦充滿廣告。其包含的意識形態非常明顯──就是推銷各種各樣的商品,「明正言順」地為商品作出宣傳,建構群眾對生活的需求,增加消費欲望。

意識形態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多大影響,從法克福學派其中一位重要人物阿多諾在《意識形態》(1964)一文便可略知一二。他在文中寫道:意識形態的首要功能,在於對群眾進行思想灌輸和意識操縱,而「這一直是由文化工業……加以實現的」。[1]可見意識形態和文化工業密不可分的關係。

聖誕節原是一個充滿宗教色彩的日子,是天主教、基督教及東正教教徒為了紀念聖嬰耶穌的降生,並他將要成就拯救世人的使命。當了解聖誕節對這些教徒的意義時,這日子應是充滿莊嚴、神聖的。即使對於沒有宗教背景的人士,這日子尤其在西方社會,是一個共聚天倫的、家庭團聚的難得機會,同樣是充滿温馨。可惜落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下,這節日的本質(意識形態)被徹底改變。經過多年文化工業的洗禮,聖誕節被商品化,被建構成為一個必然消費的日子。

另一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認為,在日常生活中,人類存在著一種“真實”的需求和“虛假的需求”。所謂“虛假”需求,就是指根據統治者(資本家)的利益要求而制造出來的個人需求。[2]社會上的各大傳媒工業不停為資本家建構種種多不聲數的虛假需求,努力地遊說群眾去滿足這些「需求」。「想歡度聖誕?」、「想過一個温馨而浪漫的節日嗎?」、「聖誕至潮服飾」……這些通通都是在聖誕期間常見的廣告用語,群眾的價值觀不停被塑造。普通一件商品,只要掛上「聖誕版」的旗號,身價便可立刻暴升。文化工業通過不斷更新商品的外貌及改變享樂活動的模式,不斷地欺騙消費者來消費者。然而,這些所謂為聖誕節而推出的無數商品,有多少是「必需的」,眾人心裏有數。只是在這股洪流下,要作出抵抗是艱難的。

正如上文所提到,群眾要面對的,是一種鼓吹消費的壓力。資本家希望勞動者消費,既可以獲得利益,也可以平衡他們工作時的不滿。工作,放假,休息,消費。單一的生活模式,可以避免勞動者反思、甚至批判自己身處的不平等現象。當社會的大氣候是強調群眾一體化,單向度的時候,稍有不同意見的人士立刻被扣上「異類」的帽子。聖誕節既已被塑造成為一個浪漫、歡樂的節日,沒有約會或參與任何慶祝活動的人士,均會被描述成為「可憐」、「寂寞」的「淒慘」形象。

其次,大眾媒介還竭力地通過美化現實的手段來欺騙群眾。現實社會一直存在大量不同階層之間的矛盾和對立。上層階級欺壓下層群眾,低下階層往往只能感到無奈和不滿。這情況對於資本家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於是,他們就通過媒體對現實進行掩飾,把現實理想化。“文化工業一再忠實地重復迷惑視線的現象,不斷地把現實的現象美化為理想,而輕巧靈活地克服重大的錯誤信息與公開的真實情況之間的矛盾。”[3]而群眾亦多甘於沉溺其中把虛構的景象變為事實,逃避現實生活的一切難題。聖誕節便是一個大型虛構幻象,讓廣大群眾享樂一番,繼續接受資本家的剝削。

香港今年的聖誕節,新聞傳媒報導的都是一些正面的訊息,不同行業的僱主都表示對聖誕的生意額有信心,瀰漫一片普世歡騰,歌舞昇平的景象。可是,現實上有很多社會民生的問題尚待解決,草根階層的生活仍然艱苦,淸潔女工的工作仍然繼續。他們可能是唯一未受傳媒蒙蔽的小數社群。也許,在歡度聖誕的日子裏,我們應作出深刻的思考和反省。



參考書目:
霍克海默、阿多諾:《啟蒙的辯証法》,洪佩郁等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
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張峰等譯, 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
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於曉等譯,北京,三聯書店,1996
阿格爾:《西方馬克思主義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1]霍克海默、阿多諾:《啟蒙的辯証法》,洪佩郁等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頁199
[2]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張峰等譯, 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頁1
[3]霍克海默、阿多諾:《啟蒙的辯証法》,洪佩郁等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頁130-131

注: cus303 功課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