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是一位本世紀佔著重要地位的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家。一八九二年,他出生於德國柏林的一個富有猶太古董商之家。先後就讀於多所大學,並在伯爾尼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在柏林和巴黎擔任記者和翻譯家的工作,亦曾為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新校工作。他透過閱讀盧卡奇的著作,及認識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因而接觸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他影響深遠。當機械複製技術正積極發展之際,他觀察到這種新技術為傳統藝術所帶來的影響和衝擊、並大眾審美觀念的改變。傳統藝術中的“韵味” [1] (aura,或譯作“氣息”,“光暈”,“味道”等)正被代之而起的“震驚”效果取代。
盧卡奇表示,藝術是源於社會的生活需要。人類透過模仿日常生活的社會經驗,以藝術反映出來。每樣的藝術品,都是由長久而來的觀察,加上創作者的主觀情感而生產的。而且一直以來,藝術多為宗教服侍。藝術創作無可避免與儀式化、崇拜觀念聯繫在一起,具有神聖、莊嚴、權威、永恆的性質,集中在某些人手裏,普通民眾一般難以親近。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表示,隨著機械複製技術湧現,一種新的文化將會在西方社會逐漸形成。將會導致“傳統的大崩潰”。他指出:
即使是藝術作品的最完美複製品,也會缺少一種成份:它的時空存在,它在其偶然問世的地點的唯一無二的存在。藝術作品的這種唯一無二的存在,決定了它的歷史。在它的存在的全部時間裏,它都是歷史的主旋律。[2]
本雅明明言,傳統藝術品是獨一無二,只存在歷史上的「此時此刻」。這件原作是“真”的,可以追溯它的起源及流傳經過,也就是它的歷史。從原作中可以體會當中的“韵味”,而“韵味”亦只是原作藝術品所獨有的。由於技術及地域所限,原作藝術品的流傳是有限度的。直至二十世紀,機械複製技術開始被廣泛認用於生活各方面。基本上,一切的藝術技巧都可以進行複製。傳統藝術品可以無限量地複製、生產,同一時間可以有成千上萬的複製品出現。時間、地域等各因素都不再成為阻礙作品流傳的問題。原作品以高速流傳至作者所不認識甚至已不存在的空間國度。群眾可輕易接觸甚至擁有這些複製品,兩者之間的距離大大縮短。然而,複製品只是大量無意識的生產,原作品所包含的韵味及神聖在被複製的過程中消失。藝術品“獨一無二”、“此時此地”的特性,還有它們的重要性及獨特地位亦日漸衰落。
本雅明認為機械複製和這和舊社會的人工複製技術是截然不同。第一,“技術複製比手工複製更獨立於原作”。[3]這是顯而易見的。凡手工複製,如畫家、雕塑家,在創作期間,他們專注觀察外界事物的全部,經過主體性思考而把原作或現實再呈現出來。即使同一構思,意念相近,製成品之間也仍有分別。著名畫家竼高親繪數幅形式與內容相似的名畫<向日葵>,但各自仍有不同的表述特色。另外,基於人的限制,臨摹高手也實在難以把原作絲毫不差地完全複製。相反,技師(不是藝術家)力求成功百分百複製一件藝術。他們注意力在於改善生產模式、器械設計,以不是藝術品的原作。原作的地位在機械複製技術中是較獨立,不被重視的。
第二,“技術複製能把原作的摹本帶到原作本身無法到達的地方”。[4]正因如此,藝術品得以大範圍遠距離流傳,成為大眾傳播的先聲。藝術不單是「流傳」,更可以是「流行」。從前,傳統文化藝術需經過長年累月,透過代相傳的方法流傳到後世。技術複製恰好相反。它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把藝術廣傳開去,在群眾社會中流行起來,不受時間空間所約制。這種新形成的傳播模式,使社會上出現共同性或集體性的機會大增,導致社會文化的產生,日趨政治化。
在本雅明看來,傳統藝術和複製品是有分別的。生產藝術模式轉變,成為傳統藝術品中“韵味”消失的原兇。首先,複製品的泛濫使藝術品的獨一性地位受到動搖;真和假的分野模糊化,真實性觀念變得毫無意義。有一齣電影,內容是關於男主角擅長複製名畫,模仿真跡出售以圖利。後來,名畫真跡的持有人因誤會,把假的畫誤以為真,燒掉手上的真跡,並置仿製品於藝術館內。只有男主角才知道真相。這電影正好刻劃了辨別真假在當下的意義。
其次,傳統藝術品多附庸於宗教崇拜之上。當藝術品用以進行宗教儀式時,民眾都抱著崇敬的心來「朝拜」它。其珍貴價值即表現在這一時一地的神聖時刻,傳統所賦予的意義上。不過,複製技術使更多人可以擁有藝術複製品,打破藝術的原有展示空間,增加流動性。它們或許被添置私人家中欣賞、或許被購入成為機構裝飾;藝術的「展示價值」以大大更改,變得更平民化、大眾化。
再者,藝術的永恆性亦受到破壞。從前的藝術品十分著重當中的永恆性、完整性。古羅馬、希臘所雕塑的神像是以一整塊原材料製成的。雕塑家都抱著不可修改的心態完成作品,成就永恆的價值。可是,現在的機械複製是可修改的:電影可以剪接删改、相片也可在沖印時加上特別的效果;一件複製品,可以分成不同部份,交由工人安裝重組……可修改的技術使複製品失卻藝術中永恆性。
透過以上一些分析,除了進一步明白了韵味怎樣從被複製過程中消逝,還可以想像複製技術為當時社會帶來了何等巨大的衝擊和震撼。過去一直為人熟悉的固有傳統藝術模式,在二十世紀時經歷翻天覆地的轉變。
本雅明提出韵味在傳統藝術中日漸消失的事實,但並沒有大力反對機械複製技術的。複製技術動搖當時民眾根深蒂固的思想,速進大眾文化的湧現。而大眾文化的出現,是有助社會統建群眾思想。縱然有學者擔心這或許會成為國家利用的工具,以達至其政治目的。然而,本雅明對其抱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它充滿憧憬。他看見這股新興的社會力量日益聚集擴大,認為它可以發掘社會潛能,作為鼓動革命的一種力量,改變社會。
參考書目:
周賓:<二十世紀西方美學>,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本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浙江攝影出版社1993年版。
馬馳:<新馬克思主義文論>,中東教育出版,1998年版。
劉昌元:<盧卡奇及其文哲思想>,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版。
[1] 所羅門編:<馬克思主義與藝術>,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年版,第580頁。
[2] <西方馬克思主義學文選,第241頁。
[3] 本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浙江攝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6頁。
[4] 同上。
注: cus216 功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